1月18日至19日,由710jc7公海登录入口行書(shu) 委員會(hui) 、河北省書(shu) 協主辦的“晉韻唐風——行書(shu) 創作專(zhuan) 題討論會(hui) 暨行書(shu) 書(shu) 家作品邀請展”在北京雍陽美術館舉(ju) 行。
中國文聯黨(dang) 組成員、書(shu) 記處書(shu) 記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分黨(dang) 組書(shu) 記、駐會(hui) 副主席李昕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副主席、行書(shu) 委員會(hui) 主任劉月卯,行書(shu) 委員會(hui) 副主任胡崇煒、漆鋼,秘書(shu) 長龍開勝,委員馬健中、王忠勇、劉京聞、李洋、張衛東(dong) 、張世剛、陳勝凱、鍾顯金、施恩波、賀煒煒、提俊豐(feng) 、遆高亮、謝全勝,特邀書(shu) 家王客、朱睿、劉長龍、李琪、楊江帆、楊科雲(yun) 、張利安、武盼龍、歐陽荷庚、周易、周劍初、頡江泊、彭雙龍、蔣奎等參與(yu) 討論。專(zhuan) 題討論會(hui) 由劉月卯主持。
討論會(hui) 圍繞當下行書(shu) 創作現狀與(yu) 未來發展兩(liang) 個(ge) 議題展開。大家認為(wei) ,近年來行書(shu) 創作隊伍不斷壯大,整體(ti) 創作水平提升,藝術取法日趨多元,崇尚經典成為(wei) 自覺,顯示出對傳(chuan) 統經典的深入開掘與(yu) 較好把握。對於(yu) 創作中仍然存在的藝術風格同質化、人文精神及素養(yang) 欠缺、使用現代科技手段等問題,需要書(shu) 家深入思考認真探究行書(shu) 的曆史淵源、發展脈絡和藝術特點,在風格理解、意韻感悟、筆法淬煉、意境生發等方麵下功夫,辯證把握文與(yu) 質、巧與(yu) 拙等概念的內(nei) 在關(guan) 係,從(cong) 古代經典作品中汲取營養(yang) ,努力做到下筆“有識”“有勢”“有力”“有韻”;要敏銳抓住當下多元化審美趨勢和文化複興(xing) 的契機,拓展創新發展空間,聚焦時代精神與(yu) 個(ge) 人審美性情的結合,磨礪並完善個(ge) 體(ti) 獨特的筆墨語言,努力探索當代行書(shu) 的可持續發展路徑。
劉月卯談到,當下行書(shu) 創作的風格日益豐(feng) 富,眾(zhong) 多書(shu) 家積極探索創新,將現代審美觀念與(yu) 傳(chuan) 統技法相結合,湧現出一批富有個(ge) 性與(yu) 創意的作品。然而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,部分作品出現了脫離傳(chuan) 統根基、過度追求形式而忽視內(nei) 涵的現象。“晉韻唐風”所蘊含的自然、飄逸、雄渾、厚重的精神氣質值得當下書(shu) 家充分關(guan) 注。舉(ju) 辦這次研討會(hui) 與(yu) 作品展,正是在傳(chuan) 承“晉韻唐風”基礎上,更好把握方向,探索未來發展之路。期望書(shu) 家重新審視傳(chuan) 統與(yu) 現代的關(guan) 係,以晉韻唐風為(wei) 滋養(yang) ,汲取古人筆法、墨法、字法與(yu) 章法之妙,結合當代社會(hui) 審美需求、文化語境以及書(shu) 寫(xie) 工具與(yu) 材料的變化,創作出既具傳(chuan) 統韻味又有時代特色的行書(shu) 作品。
李昕談到,委員們(men) 要充分發揮推動創作、精研理論、提升審美、引領風尚的模範作用,切實肩負建設行業(ye) 山清水秀發展生態的道德責任、學術責任和社會(hui) 責任。要擔好新的文化使命,堅守中華文化立場、傳(chuan) 承中華文化基因,展現中華審美風範,為(wei) 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;把好藝術發展方向,遵循創作規律,深入開掘傳(chuan) 統書(shu) 法資源,不斷增強學習(xi) 、思考、轉化的本領;走好守正出新之路,把握經典意識、時代立場,使書(shu) 法藝術更好融入社會(hui) 、服務人民。
1月19日,舉(ju) 行了“晉韻唐風——行書(shu) 書(shu) 家作品邀請展”開幕式。李昕、劉月卯,710jc7公海登录入口副主席葉培貴、張繼,專(zhuan) 委會(hui) 部分委員、特邀書(shu) 家代表,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李明,北京書(shu) 協副主席郭孟祥、劉俊京、丁嘉耕、竇誌強、劉建豐(feng) ,北京畫院莫曉鬆、姚震西、李雪鬆等參加開幕式。龍開勝介紹此次展覽的籌備概況,劉月卯、李明分別致辭,馬健中代表參展書(shu) 家發言。
展覽旨在倡導雅正書(shu) 風,追求正大氣象,深入傳(chuan) 統,傳(chuan) 承經典,推動書(shu) 法創作高質量發展,共展出全國50餘(yu) 位書(shu) 家的百餘(yu) 幅行書(shu) 作品。參展作品既有對經典書(shu) 作的臨(lin) 習(xi) ,也有取法經典的創作,展現了當代書(shu) 家對晉韻唐風精神的傳(chuan) 承與(yu) 實踐。展覽展至2月19日。
活動期間,書(shu) 家們(men) 還為(wei) 朝陽區社區群眾(zhong) 寫(xie) “福”字,送春聯。